人勤春来早,处处备耕忙。眼下,走进泰和广袤的农村,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。
种子门店销种旺
“陵两优67全生育期112天,宜在3月中下旬播种,大田用种量4斤……”近日,笔者来到泰和县稻花香种业有限公司经营门店,只见前来选购水稻良种的农民络绎不绝,销售人员则忙着向大家介绍每个品种的特性。该公司负责人说,今年农民购买水稻良种的热情十分高涨,优质稻种尤其抢手,咱门店5个业务员还忙不过来呢。
为了提高农民种粮比较效益,加快推进“井冈山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,今年该县农业专家从现有水稻品种中筛选出株两优717、陵两优46、井冈软粘等10个优质、高产、广适的早晚稻主导品种在全县推广,并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,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选用水稻良种,同时积极开展市场调查,根据农民需求,协调种子经销企业备足良种,保障供应。
育秧厂里订单多
日前,笔者来到泰和县禾市镇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育秧工厂,只见社员们有的在忙着检修调试育秧机械,有的在忙着配制育秧营养基质。据该社负责人刘青介绍,今年合作社与邻村813户农户签订了1.1万亩的水稻机插秧供秧合同,比上年翻了一番多。
泰和县把推行水稻工厂化育秧作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重头戏,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,在上圯、沙村、万合、禾市、南溪等乡镇建立了5个水稻育秧工厂,配套完善了设施设备,可一次性为农户提供大田机插秧秧苗3.4万亩。为了满足农户需求,春节过后,各社早做准备,按订单数量提前储备了早稻良种、秧盘等育秧物资。“以前早稻育秧往往出现烂种烂秧,现在实行工厂化育秧,既省工又省时,而且培育出来的秧苗清绿健壮,机插到大田后返青快、分蘖早,每亩增产稻谷50多斤。”禾市镇丰垅村村民李金虎说。
农机下田作业忙
在冠朝镇社下村,笔者看到整治一新的农田里机声隆隆,一台台耕整机正在紧张作业。据该县农机部门相关人员介绍,目前全县有3000多台农机投入春耕,进度比往年大大加快。
为了提高农机作业水平,加快春耕备耕进程,该县如期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,积极推行春耕贷款先购机、秋后卖粮还款政策,协调农机定点销售企业提前做好各类农机(具)的储备供应,并组建21个农机维修服务队,以村为单位设立维修网点,采取电话预约方式,做好农机具的维修、保养,确保农机以良好的性能投入春耕生产。同时,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、农机大户与农民建立联结机制,开展订单作业和跨区服务,并在上模、苏溪分别新建了一个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,为农民提供耕种收一条龙托管服务。
“农技保姆”传真经
“水稻种子在浸泡前,要进行晒种,可提高种子发芽率……”2月18日,冠朝镇儒社村村部礼堂座无虚席,农技人员正在给村民讲授早稻育秧知识。
春节刚过,该县农业农村部门抽调百名农技骨干组成10支科技服务小分队,采取入户指导、现场咨询、印发资料、短期培训等方式,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,现场解答春耕备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。上模乡油洲村地处边远山区,过去由于农民缺乏水稻种植技术,加上产业结构单一,收入水平相对较低。为使该村稳定脱贫不返贫,农技人员深入该村,在抓好水稻新品种、新技术推广的同时,依托本地资源禀赋,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西柚、肉牛等特色产业种养,并帮助该村建立电商平台,为农产品销售开辟直营通道。不少农民感慨地说:“有农技人员助力,咱们发展生产的劲头更足了。”
文/刘卫国、罗善平、曾晓勇